谁动了赈灾款,谁摘了乌纱帽?

​在中国古代,官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在灾难发生能赈灾救荒。

最早在春秋时期,“赈灾救难”就被作为国际义务写成盟约,比如公元前655年齐桓公称霸后,主持了“葵丘会盟”,这项国际盟约的最后一条就是:无曲防,无遏籴,无有封不告。

谁动了赈灾款,谁摘了乌纱帽?

葵丘会盟

翻译过来就是:大家不能随便改变河道,因为随便更改河道会让下游国家决堤;大家不能因为有仇就阻止对方在荒年时购买粮食。诸侯们必须把盟约公示,告知周天子和列国百姓。

可以说,春秋时代的“不遏籴”体现了一种朴素了人道主义精神。

随着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官员的生死任免全由皇帝一人掌控,一旦发生灾年,这些下派的官员就会不可避免的打赈灾就难钱粮的主意,损公而肥私。

到了明清两代,尽管统治者惩办贪污赈灾救荒钱粮的律法极严,但一再突破底线的行为不断发生,屡禁不止。

 

明朝的故事

万历十七年(1589年),太湖沿岸各州府县大旱,朝廷前后发放灾银五十万两,神宗皇帝派给事中杨文举以钦差大臣名义前往救灾。

谁动了赈灾款,谁摘了乌纱帽?

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

1591年,杨文举当上了钦差,巡视太湖地区,并且负责赈灾款项的发放。

杨文举所经之处,无不称赞杨文举精力充沛,能力高超,是个好官。而且一回到北京,杨文举经宰相申时行推荐当上了户部侍郎。

与此同时,民间却有了一些不好的传闻,有歌谣道:“若要世道昌,去了八狗与三羊”。而这八狗三羊,说的都是那些劣迹斑斑的官员,其中一“羊”直指昔日的钦差杨文举。

太湖地区的督、抚、司、道、郡、县的官员无不对杨文举笑纳了足够的礼物,杨文举就像一个好钦差一样一一应下。

朝廷发放的五十万两的赈灾款,最后有传言说半数都入其口袋,但是更加恐怖的是这还满足不了杨文举的胃口。

谁动了赈灾款,谁摘了乌纱帽?

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

在汤显祖直书皇帝的《论辅臣科臣疏》中,检举杨文举夸大灾情(减免的税收入了官员口袋),贪赃宴乐,扰害饥民,擅卖官职,买卖诉讼结果等罪行。

神宗十三年不上朝后,难得为此上了早朝,但是在朝上御吏们异口同声的说这只是汤显祖是想借题发挥诬告忠臣,而且还涉嫌越级告状,严重违反了朝廷的纪律规定。

虽然现在不知道杨文举到底收了多少钱,身为大学士的汤显祖被流放到广东徐闻县这种远离天子之地当典吏,一种九品之外的小官。

这关系是打点的非常到位了。

后来经过这么一闹,杨文举借病还乡,竟没有受到刑事惩罚,照百姓的说法,这叫安全落地。

中原王朝从元朝后,领土的扩张注定了这个帝国将会面对多种多样的天灾人祸。水灾、旱灾、蝗灾、瘟疫等灾祸随时都能动摇国本。但很多时候发国难钱对有些人来说完全没有心理负担。

谁动了赈灾款,谁摘了乌纱帽?

梅国桢(1542-1605)

比如,万历朝的御史梅国祯曾经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名叫洪书云的书生,因为黄河改道,导致瘟疫横行,而不得不流亡到今天的承德地区避难,但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明明应该库存有粮食的义仓中,却没有粮食可以供发放。

至于州府的粮仓,不仅没有粮食更是还欠了朝廷七千多余两的税款。洪书云辗转到当地富户前想讨些施舍,却被告诉说,当地的府吏来过,以救灾的名义,拿走了其所存的粮食,更别说被捐款数百银两,现在连富户自己都自身难保。

那么问题来了,储备在义仓中的救灾粮食到底去哪了?到了这时,为何还要向民众摊派?

 

清朝的故事

满清贪污案可以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山西临汾人王亶望调任甘肃布政使。

谁动了赈灾款,谁摘了乌纱帽?

王亶望剧照

由于甘省天旱少雨,易发灾荒,清初沿用前明旧制,准许甘肃士民捐纳豆麦用来救荒,可取得国子监生资格,由此可直接参加乡试,此法称“监粮”,后停止实行。不久,朝廷又令肃州、安西官府按旧例收取捐纳。

王亶望上任后,与总督勒尔谨商定,以内地仓库储粮未满为名,命诸州县收捐;不久,又令士民将捐助的粮食折合成银子,并向朝廷报连年旱灾,谎称以粟治赈,而私留捐银,自总督以下府、州、县官员共同贪污救灾银上千万两,王亶望所得最多。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皇帝得知七年前甘省并无大旱,怀疑地方官做手脚,派阿桂和李侍尧前去调查,“王亶望案”灾终于事发。后王亶望被斩杀,勒尔谨自裁,冒赈至二万银两以上者二十二人遭诛;其余犯罪的官员流配。

谁动了赈灾款,谁摘了乌纱帽?

和珅、陈祖辉剧照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同前往调查王亶望案的闽浙总督兼浙江巡抚陈辉祖也贪赃枉法,收受钱款折合1800两,最后牵出其治下的闽浙地区钱粮亏空高达320万两。可谓是清朝腐败的一个典型案例。

王亶望一案的处罚不可谓不严厉,但依然吓不住后来者。

嘉庆十四年(1809年),两江总督铁保派李毓昌去山阳(今江苏淮安)查赈,查出山阳县令王申汉侵吞赈灾银两两万余两。

王伸汉贿赂不成,就收买了里的仆人李祥等人,在李毓昌所喝的茶里下毒,随后,李毓昌被李祥勒死。

除了王亶望这种高级官吏的腐败,同时,像县令王申汉这种小官大贪也是让赈灾款神秘消失的原因之一。

嘉庆十三年六七月间,宝坻县一带阴雨连绵,引发洪水,侵淹大量良田,灾情严重。直隶总督温承惠赶紧向朝廷奏报,嘉庆皇帝决定进行“恩施”,令温承惠上报受灾人口,以便拨款救灾。宝坻县属于重灾区,得到四万余两银的救灾款。

嘉庆十四年初,温承惠奏称,上一年宝坻县办赈“有短少赈银”现象,且为知县单幅昌、同知归恩燕、署定兴县顾准共同“侵蚀挪用分肥”。

嘉庆遂令温承惠选派公正得力之人前往调查,结果发现:单幅昌侵贪救灾款二万余两,相当于400多万人民币,“侵蚀之数至于过半,则该邑待赈贫民,不能仰邀抚恤者,不知凡几。”

 

清朝有哪些预防措施?

虽然在很多朝代的法律中,假冒赈济,贪污赈银,监守自盗,中饱私囊,历来是重罪,侵占赈济用款更是处以极刑。

尤其是在清朝,对于救灾就形成了完善的制度来杜绝上述现象。

谁动了赈灾款,谁摘了乌纱帽?

电视剧《天下粮仓》剧照

例如,在遇到灾情时,一般规定造册时按东西南北四乡列出村名,在下面列出灾民的姓名户口,按村进行汇总。

然后在年月日之下,写明承造官吏姓名,名册内加盖骑缝印信。又另外制作应赈村庄户口总册一本,交给上司官员审查。监赈官需在赈册内亲笔署名盖章,以明确职责。每天放赈完毕之后,经办人要在赈册内亲笔写明:某年某月某日某官某人监放某村钱粮若干,然后盖上负责人印记。

谁动了赈灾款,谁摘了乌纱帽?

电视剧《天下粮仓》剧照

等到全部发放完毕,再在册首与册尾结总署名,加盖监赈官骑缝印信,以备上司抽查。办赈人员营私舞弊,监赈官员监督不力,都要照例严参治罪。

匿灾不报、失察下属、办赈延迟、玩忽职守、办理失误、溺职无能这些都会被查处,处罚从革职到调任,降职不等。

从报灾到堪灾、审户、发赈都有严格的法律规定和运作程序,用今天的话来说叫责任到人。

但是,这并不能减少清代的灾荒带给人民的苦难。

 

结语

不论哪种制度都是由人制定的,人可以制定它、遵守它,但也可以无视它、破坏它。作为帝国最高的统治者,皇帝对于哪种制度有完全的选择权。然而,皇帝也是人,而人性是难以预测的,就如变幻不定的天道。

从古至今,人类对于天灾无法改变,只能被动承受,而对于皇帝如何看待天灾,也无法改变,于是,来自大自然和皇帝的双重灾祸,人们都要被动承受。

在两个被动承受之下,中国人走过了几千年。

(完)

上一个:

下一个:

相关产品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