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上午,河南邓州一个正在上初三的女生,因家中贫困,没办法及时上网课而吞药自杀。幸运的是,据说经过抢救,该女生目前已经脱离危险。
新闻截图:事情大致经过
该事件经过媒体报道之后,引起了网友热议。
1.网课出了什么问题?
“全民网课”的出现,本来就是特殊时期间的权宜之计。
既然是权宜之计,那么肯定一开始没有考虑到各种情况。所以才会出现学生和老师如何克服困难的新闻。
比如:河南高三学霸爬上屋顶蹭无线网上课,背后故事励志暖心
再比如:老师坐墙角蹭网上网课,坚持10余天
我们的媒体非常喜欢报道普通人如何克服困难去达成目标的新闻,但我们可曾想过那些被困难打倒的师生?
如果连困难都克服不了,必定在没网没设备的的地区,也处于网络社会的盲区,除非出了自杀之类的大事,否则网友们也没机会去关注那里的人。
曾经,网络授课也是媒体口中促进教育公平的利器。
中青报《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
2018年的时候,中青报一篇名为《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通过直播教学,贫困地区的学生和成都七中的学生同步上课,因此很多人考上了本科,还有人考上清华北大,改变了命运。很多人期待的教育公平,没想到可以通过网课这种方式推动一大步。
可是,现在各地学校一刀切的要求,却让网课破坏了教育公平。有人要说了,让大众在便捷的网络平台上,接受优质的教育,为何反而破坏了教育公平?
因为,“一刀切”本身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做法。
比如:去年各级推广的“社会扶贫”APP。要求所有贫困户必须安装和注册。
然而,这个初衷帮助贫困人员脱贫的办法,在推广过程中根本没有考虑到贫困户可能没有智能手机的问题,于是乎,为了完成任务,基层人员只能用自己的手机安装后,再用贫困户的手机号注册。
这就是为什么社会扶贫APP上会出现不少奇葩需求和重复需求的原因,至少是原因之一。
当下这种要求所有学生上网课的政策,实际上是背离公平原则的“事实歧视”。
1885年美国旧金山某杂志上的排华漫画,并标注有:中国老虎的魔掌
法学家张千帆曾经用美国的排华行为解释过事实歧视:“事实歧视”又可能发生于两种情形。
第一,法律或政策本身就带有歧视目的或必然产生歧视的效果。
例如在1886年的“华人洗衣店案”,美国旧金山规定在木头房屋经营的洗衣店都需要经过市政府的批准,而砖瓦房的洗衣店则不需要批准;如果木头房洗衣店全部或绝大多数都为华人拥有,而砖瓦房洗衣店基本上为非华裔经营者拥有,那么尽管这项法令表面上并不是针对华裔的,但实际上可能具有歧视华人的目的,至少其对种族的影响极不均衡,因而可能产生了歧视效果。这时,法律就构成了“隐含歧视”。
第二,法令本身并不带有歧视,但在适用过程中发生了歧视。
如果上述法令中规定的木头房洗衣店不但适用于华裔,同时也适用于非华裔经营者,那么法令可被认为不是针对华人的;但在市政府的批准过程中,绝大多数华裔都遭到拒绝,而多数非华裔都获得批准,那么市政府必须为这种差别提供理由,否则也构成了“事实歧视”。
如此分析,一刀切的要求所有学生网课就是一种“事实歧视”。
学生因为手机、电脑和网速的原因,影响到了教学效果,这就是对穷人的歧视。根据2019年数据,中国智能手机普及率为68%。一个政策没有考虑31%的群众,显然就不合理了。
有些孩子上网课可以投影,有些孩子可能找到一部流畅的智能手机都很难
难道穷人就活该被忽略?
如果无法感同身受的话,不妨举个例子。马术、高尔夫球优异者可以高考加分。稍有常识的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你身边有几个孩子可以学习马术?
据我所知,网课除了对没有智能手机的人不友善之外,还对没有打印机的人不友善。有的老师把电子档课本发给家长,让家长自己打印出来。可是,现实情况是好多打印店都没开门。
3月3日,广西某学校终于开始统计学生上课是否有困难(2.10开始上课)
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总是出现了极端事件,才开始反思政策有什么不足。
2.受害者有罪论
只要我们留心,其实不难发现,每每出现一些惨剧,总会冒出各种受害者有罪论。
类似的受害者有罪论还有“谁让她穿的这么少,活该被流氓盯上”
回到这个事件,就是“你家这么穷,为什么还要生三个?”
为什么受害者有罪论这么有市场,是因为人们相信悲剧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为了维持这种信仰,所以受害者一定是做错了什么,而这个错误是自己不会犯的。
受害者有罪论之所以对社会有害,一方面大众通过这种心理暗示降低了自己的的防范心理;另一方面,这样的舆论可能会错过反思问题根源的机会,转移矛盾核心。
在指责受害者也有错的时候,笔者希望大家能够先了解当事人的学历见识,再给出评价。
中日韩德美五国1952—2017年生育率
大家知道世界上哪个国家的生育率最低吗?
答案是:韩国。
韩国的低生育率是如何造成的呢?城市化、女生受教育程度以及房价压力。除了第三点,其他两点我们做的都不如韩国好。
换言之,在农村地区,受教育文化程度低的家庭,生育多个子女的动机最为强烈。
为什么会有这种动机?
因为这样的家庭,父母不能给子女前途带来什么帮助,无论男孩女孩,大概都会在义务教育结束后走向社会,也就是说底层家庭只需要把子女养育到初中毕业即可。
图来源:国家统计局《2016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而生养多个子女,衣食方面的花费支出并不会很大。比如:衣服可以穿姐姐哥哥的,吃的可以自己种。
底层家庭之所以生育率高,是因为他们生活的希望,就在于几个子女长大都能挣钱。因此,让底层家庭降低生育率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的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让贫困户能有更好的工作。
开拓眼界、提高技能、加强教育,这些都是任重道远的工作,而高额罚款,只不过是懒政的另一种表现罢了。
至于那些嘲讽底层家庭违反生育政策的言论,不过是在庆幸自己不是底层。
底层哪有这么多选择啊!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