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李文亮拿起了哨子却无力吹响

​2020年2月6日,李医生走了。

对不起,李文亮拿起了哨子却无力吹响

武汉中心医院发布的微博

有人说“他是这个时代最好的眼科医生,治好了很多人的眼睛。”也有人把他冠以“吹哨人”的头衔,称赞他当初的义举。

不过,从我们后来所了解的事实来看,李医生所行的这个“义举”,覆盖面积只有他身边的同学和亲友,他之所以能被我们广泛知晓、纪念,并非源于他的事前发声,而是源自强力部门的“通(xun)告(jie)”。

 

对不起,李文亮拿起了哨子却无力吹响

来自凤凰网官博截图

就在李文亮正在被抢救的当晚(2月6日23点51分),湖北省发布消息,分别给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张继先、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记大功。

 

谁是第一个上报疫情的人?

根据官方材料和当事人的先进事迹“材料”描述,确实是张继先第一个发现疫情并向有关部门报告的。

李文亮并非传染病专科的医生,而在事实上也不可能最早发现疫情。他只是一个业内的参与者,在他知道此次情况之前,已经有很多同行或者比他地位高的人知道了。

 

对不起,李文亮拿起了哨子却无力吹响

源自微博的截图

只是,比李医生先知道的那些人,并没有选择让更多的人知道。换句话说,在最初的那一个月黄金期里,他们知道与不知道,好像没有什么区别。

而李医生呢,他是出于关心同行的善意,在同学微信群中透露了一些消息,比如:转发相关消息的群有“武汉大学临床04级群”、“协和红会神内”、“肿瘤中心”,这些全部都是医学专业群,更多的普通人也并不知道。

 

对不起,李文亮拿起了哨子却无力吹响李医生的提醒

张继先,一个恪尽职守、敬业负责的人;李医生,一个关怀他人、热心专业的人。他们到底谁才是“吹哨人”,不在于谁第一个发现,真的没有任何必要一边抢救,一遍公布表彰,更不会因为知道了张继先比李医生发现并报告得更早,我们就会忘记李医生。

这些不是后来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的真正焦点。

 

真正的“吹哨人”要做什么?

 

吹哨人直译自英语的“Whistleblower”,原指19世纪英美等国家的警察,当发现有罪案发生时,会先吹响挂在胸前的哨子,用哨声提醒同僚和民众注意危险。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吹哨人”的解释更加宽泛。比如:1958年,美国俄亥俄州的报纸《曼斯菲尔德新闻报》在10月10日号的一篇报道中使用“吹哨子”这个短语来形容举报行为。

对不起,李文亮拿起了哨子却无力吹响

吹哨和举报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行为

当然,这里的“举报”是揭发不法行为,而非秘密报告合法行为,如果鼓励类似于上图的举报行为,那么,那些在大学课堂上以举报老师言行的少数“学生”都变成“吹哨人”。

这不仅与真正的“吹哨人”含义相反,而且严重侮辱了“吹哨人”这种制度。

 

到后来,“吹哨人”成为一个固定用法,指揭露一个组织内部非法的、不诚实的或者有不正当行为的人,这里的组织不分私有还是公共。

在美国,“吹哨人”的行为也包括对内揭发和对外揭发。

对不起,李文亮拿起了哨子却无力吹响

1973年5月16日,丹尼尔·埃尔斯伯格在美国参议院小组委员会会议上就“五角大楼文件”作证

美国著名的吹哨人有:丹尼尔·艾尔斯伯格,他向媒体提供有关越战真相的五角大楼文件;马克·费尔特,向媒体提供尼克松内阁政治丑闻的“深喉”;爱德华·斯诺登,向媒体揭露美国“棱镜”计划等等。

 

当然,想做“吹哨人”的普通人,由于检举对象和吹哨人之间的实力相差悬殊,一旦吹哨,必然会面临被检举一方的打击报复,比如最典型的斯诺登,至今仍在俄罗斯临时避难。

在中国也有类似的例子,2014年,深圳沃尔玛超市的四名员工向媒体揭露,沃尔玛使用过期原材料制作熟食,煎炸用油“一个月不换”。为此,深圳沃尔玛超市解雇了这四个员工。

对不起,李文亮拿起了哨子却无力吹响

当时就有舆论呼吁,也要在中国设立“吹哨人”制度,保护揭露违法行为者的合法权益。直到2019年9月,相关机构终于发文,明确提出建立“吹哨人”制度。

 

对不起,李文亮拿起了哨子却无力吹响

2019年我们明确提出建立“吹哨人”制度

距离李医生的事情,前后不过三个月,是不是我们的“吹哨人”制度尚未健全,所以张继先医生获得了嘉奖,李医生却被“处理”。又或者说,李医生没有被认为是“吹哨人”,所以才被处理?

这里面的具体原因,或许我们永远都不会明白。

 

 

没有真正的吹哨人

张医生第一个上报了疫情,李医生提醒同学注意不明传染病,他们两个人中到底谁才是“吹哨人”?

很遗憾,从“吹哨人”的本意来看,他们都没有做到让社会公众及时知晓情况,因此都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吹哨人”。

对不起,李文亮拿起了哨子却无力吹响

马克·费尔特(Mark Felt)(1913年8月17日-2008年12月18日)

美国联邦调查局前副局长,“水门事件”中的吹哨人

李文亮的善举提醒了同学,但收到他提醒的人十分有限,张继先遵守组织纪律,按照法定程序上报了有关部门,但知道的人就更少了。

 

再看看美国的那些“吹哨人”,他们无一不是向媒体揭露,让社会公众率先知晓,社会的舆论压力加在了政治人物的身上,逼他们不得不做出应对。

对不起,李文亮拿起了哨子却无力吹响

美国也有更多的举报人,是像深圳沃尔玛超市的四名员工一样,把自己所供职的企业违法行为向监管部门举报,让违法分子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是企业与监管部门,毕竟是对立的两方,监管部门的职责就是制裁被监管对象的违法行为。

而对政治人物的违法行为,如果举报人仅仅向内部的监察力量透露,很有可能石沉大海,他们选择向媒体透露,让社会公众知晓,正是明白只有汹涌的民意才能让政治人物真正胆寒。

 

由此观之,说李医生是“吹哨人”,尚且不足称,而张医生则更加谈不上“吹哨人”了。当然,在这个时代,我们没有理由要求李医生和张继先做的更多。

 

作为内科主任的张继先,既要兢兢业业工作,又要做好科室的管理,还要对一级又一级的领导负责,更加不能违反任何组织纪律,否则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

对不起,李文亮拿起了哨子却无力吹响

他只是做了他能力范围以内的事

李医生就更加不用说了,一个34岁的青年医生,位卑言轻,甚至连遵守“组织纪律”的资格都达不到。他们都是在做他们自认为不会有太大风险的事情,一个按照规定“层层上报”,一个凭自己的专业直觉向亲朋打个招呼,告诉大家天冷了要加件衣服。

 

即使在目前的环境下,李医生的行为,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说,依常理判断,应该也不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的。

张继先医生或许还能称得上“英雄模范事迹”,可是李医生,却是连一丁点当“英雄”的意思都没有,他根本没有想过自己的一句善意的提醒会变得这么悲壮。

承平时代的普通人,有几个想做出什么翻天覆地的“英雄事迹”?

绝大多数人不过就是勤勤恳恳地工作,多赚一点钱,培养儿女,孝敬长辈。可是他们基于本职工作的专业,基于关心亲朋的善意,却因缘际会,被推上了历史舞台,被动地成为了英雄。

 

对不起,李文亮拿起了哨子却无力吹响

大家都活得小心翼翼

李医生在提醒了微信群的同学们之后,甚至还特别强调,让大家不要外传。他吹的哨子不响亮,显得小心翼翼,这里面没有太多慷慨就义,所称道者唯有——善良。

然而,就这小心翼翼的善良,也没有容身之地,甚至让他做了他不愿意做的那个英雄。

 

结语

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根本没有真正的“吹哨人”。

疫情发生至今,财新、中国新闻周刊、人物这些相对客观的调查媒体们背后,也没有什么“吹哨人”给他们提供关键的信息。即便这样,这些媒体还在不断遭受非蠢即坏的人的非议。

对不起,李文亮拿起了哨子却无力吹响

武汉中心医院前的纪念活动

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可以冷静下来,好好思考一个问题,就算有人敢吹哨子,有人敢听哨子吗?

 

李医生去世那天,很多人伤心难过,大家都在纪念他,甚至有人哭了。我们反应如此强烈,因为李医生几天前刚刚还能接受记者的采访,但后来他的病情急转直下,噩耗来的如此突然。

因人寄情,我们在病毒面前如此无力,这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给我们的冲击力远胜于报告上冷冰冰的数字。

说到底,与其说是哭李医生,不如说是在哭我们自己。

(完)

上一个:

下一个:

相关产品

联系我们